词条 潞氏

潞氏,其他图文简介 -j9九游

潞氏,亦称路氏,是周朝春秋时期由赤狄的一支所建立的隗姓国家,国君为子爵,其大致位置在今山西省潞城东北。

潞氏在晋成公时期实力强盛,于成公三年(公元前604年)灭黎侯而夺其地建国,并控制了翻越太行山的必要隘道壶口。在公元前594年被晋国所灭,君主婴儿被俘。

潞氏简介资料
公元前604年
春秋左氏传
为晋所灭
公元前594年
潞氏相关文献
范氏潞盐传说
范氏潞盐传说,范氏潞盐传说   说来也巧,范永斗此时正好在这一地区活动,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他把
查看全文
湖南茶陵潞水谷氏前源流序
前源流序溯流者必穷源,凡以源远则流长也,故探江者必於岷山,对汉源者必於冢,吾族受氏始於公子尾,尾之孙封於夹谷,其后子孙遂以谷为姓,而居於上谷,衍於大兴,蕃於大原,越数世,汉大司马吉吉生子名永,徙居耒阳,由汉迄唐高宗时官谏议大夫,博通群书则我那律公是也,褚遂良称为九经库,卒赐御制碑文,居耒阳三十八世,我炳公年少登第,宋绍兴间官九江太守,致仕归里,道经茶,览云阳山贞水洁因居之。炳公以上世系源流,传言传颖不臆断,由炳公一传烈章公,镇湘烈伟公,镇楚章生时,时生庞与德,德无传庞生万五郎,瑞岩传至祥福祯徙居宜章,而烈伟公数传而止,惟五世万五郎六传,钧壬七传有庆生三子文渊、文源、文浩列为三房,文渊公居州城北门,文源公卜居西乡三都竹背里冲,文浩公卜居下东黄堂枫树下自兹而后支分派别时异世殊或城或乡迁徙异地,星罗棋布犹汉江之流,而炳公则其岷山冢也。一脉相传,三房分衍,胪而列之,昭然若揭后子孙观於斯可以思其所,...
查看全文
潞氏
简介春秋诸侯国分布图潞氏位于北方潞氏是赤狄的一支。赤狄原本广泛分布于山西省方山县、孟县、昔阳县、武乡县和垣曲县一带,当时又称“东山皋落氏”。他们在晋襄公时期被晋国击溃,随之分裂为潞氏、甲氏、留吁、铎辰和啬咎如五部,潞氏是其最为强大的一部。晋国狐氏成员狐射姑与赵盾斗争中失败后,便逃奔至此。潞氏在晋成公时期实力强盛,于成公三年(公元前604年)灭黎侯而夺其地建国,并控制了翻越太行山的必要隘道壶口。成公为笼络他们,将长女伯姬嫁给潞氏君主婴儿为妻。但婴子生性懦弱,大臣鄷舒执政后,竟杀伯姬,又弄伤婴儿之目。伯姬之弟晋景公十分愤怒,于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令荀林父率军攻打潞氏,两军交战于曲梁(今山西省潞氏东北),潞氏大败,遂被灭,婴儿被俘至晋国,鄷舒逃往卫国,不久为卫人送至晋国并被杀。潞氏被灭后,故地成为荀氏的采邑,其余民尽散入赤狄的另一部廧咎如。晋国于第二年再令士会灭赤狄中的甲氏、留吁和铎辰。景...
潞(lù)姓
始祖为潞婴。潞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 〔姓源〕其姓源自隗姓。春秋时有潞国,是赤钦人的国家,潞国故地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国君为子爵。春秋时期,潞国被晋国所灭,其国君婴儿的后裔子孙在晋国作官,遂以原来的国名潞作为姓。 〔郡望〕潞姓的郡望有内黄。内黄,汉代置内黄县。在今河南省北部、卫河上游。 〔名人〕潞姓的历史名人春秋时有潞子婴儿,为潞国国君。 〔供橱
查看全文
潞州人-粟应宏
粟应宏,明朝,潞州人,文学家
查看全文
潞氏相关标签
山西历史
周代诸侯国
春秋战国
古政权(中国)
家族谱大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