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秦代 魏咎

魏咎简介,后代,族谱 -j9九游

魏咎(?-前208年),战国时代魏国公子,被封为甯陵君,魏豹的哥哥。秦灭魏,迁魏咎为家人。陈胜起兵称王,魏咎跟从。前209年九月,陈王派魏人周市攻下魏地,部众都想立周市为魏王。周市回答:“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各派五十乘兵车,立周市为魏王。周市坚辞不受,到陈迎魏咎。十二月,陈王立魏咎为魏王。

章邯攻破陈王,在临济进兵攻击魏王。魏王派周市求救于齐、楚。齐派田巴、楚遣项它率兵跟随周市救魏。章邯击破周市等军,围困临济。前208年六月,魏咎为民约降。约定,魏咎自焚而死。

魏咎简介资料
公元前208 年
相关人物
魏咎相关文献
战国时期魏国公子魏咎
战国时期魏国公子魏咎,魏咎(?―公元前208年),战国时期魏国公子,魏豹之兄(一说堂兄,原在魏国时封宁
查看全文
河南魏咎
魏咎(?-公元前208年),战国时期魏国公子,魏豹之兄(一说堂兄,原在魏国时封宁陵君。秦国灭亡魏国后,将魏咎流放废为庶民。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称王,魏咎前往追随。同年九月,陈胜派周市夺取魏国故地,拥立魏咎为魏王。章邯打败陈胜后,进攻魏咎。魏咎派周市前往齐、楚两国求援。齐、楚派兵随周市援救魏咎。章邯击败援军,杀死周市,包围临济。公元前208年,魏咎为了魏地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提出投降条件。谈判成功后,魏咎就0而死。拥立魏王魏咎本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原在魏国时受封宁陵君。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灭亡魏国,将魏咎放逐到外地,废黜为平民百姓。[2-3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称王,魏咎前往追随陈胜。同年九月,陈胜派魏国人周市带兵向北夺取魏国的土地。周市夺取魏地后,想要立魏咎为魏王。但魏咎恰巧在陈县陈胜那里,不能到魏地来,而魏地已经平定,诸侯们互相商量,便都想要拥立周...
查看全文
魏咎
参考文献司马迁.魏豹彭越列传.史记.西汉.
诸咎
家庭父亲越王翳叔父豫注释^《吕氏春秋·审己》:越王授(即越王翳)有子四人。越王之弟曰豫,欲尽杀之,而为之后。恶其三人而杀之矣,国人不说,大非上。又恶其一人而欲杀之,越王未之听。其子恐必死,因国人之欲逐豫,围王宫。越王大息曰:“余不听豫之言,以罹此难也。”亦不知所以亡也。^《古本竹书纪年》:“翳三十三年迁于吴,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粤杀诸咎粤滑,吴人立子错枝为君。明年,大夫寺区定粤乱,立无余之。”
咎(jiù)姓
咎(jiù)姓【摘要】系承舅氏、狐氏,始祖为舅犯、狐偃。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咎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安徽、江苏、山西等地。咎姓的记载最早见于《穆天子传》。〔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狐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晋大夫狐偃,为文公重耳之舅,其后裔遂以其称呼舅之讹音咎为姓。②源自舅姓。据《万姓统谱》记载,晋大夫舅犯之后,姬系承舅氏、狐氏,始祖为舅犯、狐偃。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咎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安徽、江苏、山西等地。咎姓的记载最早见于《穆天子传》。〔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狐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晋大夫狐偃,为文公重耳之舅,其后裔遂以其称呼舅之讹音咎为姓。②源自舅姓。据《万姓统谱》记...
查看全文
魏咎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前208年逝世
中国自焚人物
楚汉自杀人物
秦朝人
魏国君主
家族谱大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