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任忠

任忠-j9九游

(人物)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南朝陈、隋人。汝阴(今安徽阜阳)人。

出身卑微,善骑射,谲诡多计略,州里少年皆附之。鄱阳王萧范将其置于左右。侯景之乱时,聚数百人起兵,以功授荡寇将军。入南朝陈时,历官安湘太守、右军将军。再升迁为霍州刺史,陈后主时封梁信郡公,与孔范不合。隋军攻陈,陈后主以任忠为镇东大将军,自吴兴入赴,屯守朱雀门。韩擒虎军直入朱雀门,陈军本来还想反击,任忠说:“老夫尚降,诸君何事”。最后降于韩擒虎,随隋军自南掖门攻入建康(南京)。入隋,授开府同三司。

相关人物
任忠相关文献
揭秘德川家康选择德川秀忠继任的原因是什么
揭秘德川家康选择德川秀忠继任的原因是什么,德川秀忠是个怎样的人,主要是看在他执政时期的作为和后世对他的评价。他是德川家
任忠
参考书目《陈书》卷31《任忠传》
任姓
起源出自黄帝,《国语·晋语四》记载,黄帝之子十四人得姓十二,其中就有任姓。而周朝时的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这10个姓氏,最初就是由任姓分支出来的。出自风姓。据《通志&mi
任姓宰相—任隗(东汉)
像取自民国修《江苏如皋任氏宗谱》据《后汉书·卷二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载:任隗(wěi)(?―公元92年),字仲和,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阿陵侯任光之子。建武四年(公元29年),任隗的父亲任光去世,任隗继承父亲阿陵侯的爵位。任隗年轻时便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清心寡欲,所得到的俸禄,常常拿来救济宗族的人,收养孤儿寡妇。汉明帝刘庄听说了他的事迹,提拔他担任奉朝请,后历任羽林左监、虎贲中郎将、长水校尉。奉朝请:汉晋时期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称春季的朝见为“朝”,秋季的朝见为“请”。奉朝请者,即有以加朝会的资格。东汉对罢省的三公、外戚、宗室、诸侯,给以此名。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其子汉章帝刘炟即位。汉章帝很尊敬爱惜任隗,屡次称赞他的品行,任用他担任将作大匠。将作大匠从建武年间以来通常由谒者兼任,到任隗时才设置专人任职。(将作大匠:职掌宫室、宗庙、陵...
查看全文
任姓得姓始祖任柏时
始祖个人简历中文名:任不齐又名:子选民族:汉族主要成就:通六艺,工诗、礼并精通于乐时代:春秋时期楚国任不齐(前545-前468),字子选,汉族,春秋战国时楚国(今湖北)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排名第十七位,被唐朝皇帝追封为任城伯,宋朝天子加封为当阳侯。相传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女吉、儇、依。其中被赐以任姓者,其后裔就以任为姓。因任姓起源甚早,且均属传说,习惯上人们把历史上第一个大名人任不齐作为其得姓始祖。始祖任不齐生平任不齐,生于周灵王二十七年三月,死于周元王八年九月。葬桃乡,墓在济宁城北房葛铺。唐朝皇帝追封其为任城伯,宋朝天子又加封其为当阳侯,明朝改称“先贤任子”。任不齐通六艺,工诗、礼,尤精通于乐。孔子死后,他守灵三年后方返回故乡桃乡(今山东省济宁任城)。楚王听说他的贤明,想聘为上卿,他拒绝了,然后在家作诗传,礼纬注,乐经,述孔...
查看全文
任忠相关标签
南北朝军事人物
其他
家族谱大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