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刘子翚

刘子翚简介,后代,族谱 -j9九游

刘子翚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是他的学生。钱钟书先生称朱熹是“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而称他是“诗人里的一位道学家”(《宋诗选注》),在宋代诸多道学和诗歌兼习的作家中,他是沾染“讲义语录”习气、“头巾气”最少的一位。与韩驹、吕本中、曾几等交游唱和,故诗歌造诣颇高。风格比较清爽明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风格高秀,不袭陈因”。其五言诗感慨含思,“幽淡卓练,及陶、谢之胜,而无康乐繁缛细涩之态”(《宋诗钞·屏山集钞序》)。朱熹在《屏山集跋》中评价说:“先生文辞之伟,固足以惊一世之耳目,然其精微之学、静退之风,形于文墨,有足以发蒙蔽而销鄙吝之心者,尤览者所宜尽心也。”(《屏山集跋》)在他的五言,尤其是五言古诗中可以获得这种印象。他的绝句佳作颇多,写景抒情擅长以明快的笔调表现深细的构思,表现出一个理学家特有的格物和体验工夫。

刘子翚受其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早年游秦、洛、赵、魏时,就注意搜访古迹,了解历史,以体会国家兴衰规律,南渡后虽隐居乡里,但无时不忧国,唯因病魔缠身,无力请缨,壮志难酬,因而写入诗中,多以长篇或组诗全景式地反映社会时事,如《望京谣》、《谕俗十二首》等。《汴京纪事》二十首前七首纪国都沦陷,后十三首忆往日繁华,以对比见感愤,殆若“诗史”,历来为人瞩目。


刘子翚简介资料
《屏山集》
建州崇安
彦冲、彦仲
1147年12月30日
相关人物
刘子翚相关文献
江苏省-苏州-常熟王翚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气韵。”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王翚在王时敏、王鉴发展南宗画派的基础上,借鉴北宗的某些技法,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形成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因而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灵动。王翚作画喜好干笔、湿笔并用,而且多以细笔皴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气...
查看全文
王翚
生平王翚出身于绘画世家。祖上五代擅画,曾祖王伯臣善画花鸟,祖父王载仕擅长山水、人物、花卉;生父王云客善画山水。少时先拜同里张珂为师,专摹元代黄公望的山水画,少时山水画见赏于王鉴,被收为弟子,后转师王时敏,对传统古画的鉴赏、临摹,功力极深,宋以来许多失传的古画,借王翚的临摹得以传世。笔参古今,貌含南北,画技之精熟为清代第一。清代张庚的《国朝画征录》评其为“画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焉”。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宋骏业之荐,上京主持《康熙南巡图》的一系列制作。南巡图绘毕,曾获当时皇太子胤礽接见,赐座、赐食,并赐“山水清晖”四字。归里之后,求画者甚众。所作多为仿古,功力较深,但有时过于圆熟或伤于刻露,而丘壑尤少变化,晚年于简练中求苍浑,为论者所重;偶写花卉,秀隽有致。王翚从学弟子甚多,是“虞山派”的创始人。王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又与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或“清六家”。后世2...
沈翚
参考资料《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新唐书》卷83公主传《新唐书》卷137郭子仪传《元和姓纂》卷7
胡培翚
参考书目《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九儒林三
邦瀚斯与刘益谦完成《乾隆御题王翚山水册》交割
原标题:邦瀚斯与刘益谦完成《乾隆御题王翚山水册》交割 收藏快讯 日前,香港邦瀚斯与上海藏家刘益谦正式完成《乾隆御题王翚山水册》的交割。此前,在5月31日香港邦瀚斯举办的“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中,著名收藏家、龙美术馆创办人刘益谦拍得这件山水册,成交价为3596万港元。 据邦瀚斯公司称,《乾隆御题王翬山水册》为册页十开,经过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