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李廷珪

李廷珪-j9九游

(南唐)

李廷珪,原姓,中国五代南唐制墨名家,河北易县人。

廷珪祖父奚鼐为晚唐制墨名家,得祖敏之法,以松烟为墨,称奚鼐墨而闻名。唐末战乱,奚氏为避乱迁居至歙州,因当地多松,仍以制墨为生,成为徽墨的开创者。后廷珪为南唐后主李煜赏识,赐姓李,改名李廷珪。

廷珪所制之墨坚如玉,且有犀纹,时与澄心堂纸、龙尾石砚并称三宝,为南唐和北宋御用之墨。

李廷珪相关文献
水浒圣水将军单廷珪怎么死的?单廷珪简介
水浒圣水将军单廷珪怎么死的?单廷珪简介,水浒圣水将军单廷珪怎么死的?单廷珪简介单廷珪,梁山英雄中第四十四条好汉,马军
河南省-济源市张廷珪
张廷珪(?~734年),唐代进士,济源县人,一生忠心耿耿,为国为民。武则天执政时,要耗费巨资修佛寺,建佛塔,造佛像。身为监察御史的张廷挂,认为"倾四海之财,弹万民之力,穷山之木为塔,极冶之金为像",实不可取,也不会得到佛爷的欢喜。他提出:当今国家财政困难,百姓穷困,应首先考虑加强边防,充实国库,爱惜民力。武则天认为他言之有理,遂下令停止工程建设,并亲自召见他,给予赏赐。后来,武则天又提出要购买河南、河北的牛羊和荆、益两地的奴婶到登、莱两州开辟牧场,以扩充军费。但这样做不仅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而且还会使一些-污吏趁机从中索贿受贿。因此廷珪上书武则天说:国君依靠人民,民以食为天,有耕地才有粮食,而种好地必须有耕牛,现在牛被官府购买走,耕地就没办法种,生产不出粮食,那人民只有挨饿、等死,国家没有了人民,也就称不上国家了。武则天听了他详尽的陈述,改变了原来的决定。唐中宗神龙初年,皇帝下诏在白司马坂
查看全文
薛廷珪
参考书目《旧五代史》卷六八
单廷珪
参考资料(中文)li,mengxia.108heroesfromthewatermargin,page89.epbpublisherspteltd,1992.isbn9971-0-0252-3.赛珍珠.allmenarebrothers.moyerbellltd,2006.isbn9781559213035.zhang,linching.biographiesofcharactersinwatermargin.writerspublishinghouse,2009.isbn978-7506344784.shibusawa,kou.banditkingsofancientchina,pages97–98.koei,1989.(日文)ichisada,miyazaki.suikoden:kyokononakanoshijitsu.chuokoronsha,1993.isbn978-412202...
圣水将军单廷珪简介他为什么叫“圣水将军”?单廷珪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单廷珪 绰号:圣水将军 星号:地奇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宋朝 人物出处:《水浒传》 出生地:山西蒲州 籍贯:凌州 职业:凌州团练使  
查看全文
李廷珪相关标签
五代十国赐姓名者
保定人
南唐人
奚姓
其他
家族谱大览
李氏宗谱 各支分卷 首上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知堂, 1995年合修(厚义堂梓). 76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合修新派 : 精诚维宿愿 荟萃喜同根 族谊青山好 力期众共尊. 马湾股始祖 : (明) 李穆一. 原籍江右湖口. 与弟穆二公同徙宿松. 龙谿股始祖 : (明) 李玉十. 下有二子 : 李纹菖(居马家坂) ; 李纹显(居清湾). 韭山股始祖 : (清) 李策彰 ; 李策明. 由黄梅迁松. 花园股始祖 : 李一戊. 下有二派 : 李正焘 ; 李正旺. 祝山股一世祖 : 李祜. 为省三公之后. 竹林股始祖 : (宋末) 李元志. 凤车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兴一. 仲皋公长子. 西源股始祖 : (明初) 李益忠. 自江西浮梁迁松. 洗马股始祖 : (明) 李添二. 由鄱阳徙松. 下有二子 : 李福隆 ; 李福常. 龙井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应春. 白杨股始祖 : (明) 李丹木. 自江西南康都昌县迁宿松. 鹅湖股始祖 : (宋) 李胜一. 万五公长子. 王李股远祖 : (元明之际) 李德,字醇儒. 德公下三子 : 李应基(留王李冲) ; 李应振(迁西源孙家冲) ; 李应端(迁中山嘴). 大桥股一世祖 : (明) 李布义(自鄱阳迁松) ; 李华卿(自湖口迁松) ; 李万一. 万一公下派祖 : 李旺一(居郭李湾) ; 李旺二(居河西). 散居地 :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