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商朝 箕子

箕子简介,后代,族谱 -j9九游

箕子姓,名胥余。商朝宗室,帝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原创研究?],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曾劝谏纣王,惟纣不听,反囚禁之。于是他披头散发,装疯,以躲过灾祸。周武王克殷后,命召公释放箕子。武王向箕子询治国之道,记载于《尚书·洪范》。

《论语》微子第十八中记载箕子与微子,比干合称“殷有三仁”。据“淇县县志”记载,河南淇县有“三仁庙”,奉祀微子、箕子、比干,配祀先师孔子、孟子、曾子、阳明子、文昌君。亦县塾所在,邑民颇奉香火,太平天国时被毁。

根据司马迁《史记》说法,箕子晚年统治朝鲜。另传说,箕子死后被追谥为大圣王,《旧唐书》中说箕子也被朝鲜族奉为神祭祀。《旧唐书·卷199上》记载,后世的高句丽“颇有箕子之遗风”,“其俗多淫祀,事灵星神、日神、可汗神、箕子神”。

平壤牡丹峰脚下原有箕子陵。1959年,被金日成下令拆毁。

箕子简介资料
胥余
商末
商朝宗室
相关人物
箕子相关文献
箕谷之战有什么历史影响箕谷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箕谷之战有什么历史影响箕谷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历史影响赵云箕谷疑兵成功吸引到了曹魏主力,给攻打陇右的诸葛亮争取了很大的
箕子
史料中的箕子朝鲜据《史记》记载箕子朝鲜据说是商朝的宗室箕子建立,典籍中最早出现“朝鲜”一词的是《尚书大传》中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有谓“朝鲜”即“朝日鲜明”之意,“朝”读如“朝日”的“朝”;但在《史记》卷一百一十五《朝鲜列传》第五十五“集解”引张晏云:“朝鲜有湿水、洌水、汕水,三水合为洌水,疑乐浪朝鲜取名于此也。”索隐云:“朝音潮,直骄反,鲜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讪。”史记中也有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山海经·海内经》曰:“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今本竹书纪年》殷纪中记载纣王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孟津而还。王囚箕子,杀王子比干,微子出奔。’,但记载箕子的这两本古书并没有提及箕子从中国迁徙到朝鲜或者箕子建立朝鲜的描述。一部分考古发现表明被认为是箕子封地的朝鲜(今辽东,朝鲜)琵琶型的铜剑在外形和金属成分上与同期中国其他地区的类似武器有所不同,但礼器,生活器具则大...
吴应箕
生平万历二十二年九月十一日(10月24日)出生于石台县大演乡永福村高田组。性豪放,“性喜声,使娱乐,不肯一日郁郁作穷悴状。”八试不第,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副榜。工书法,草书初学黄庭坚,后宗米芾、颜真卿。好与忠贞志士交往。崇祯十二年(1639年)和陈贞慧起笔《留都防乱公揭》,历数阮大铖罪行。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在家乡起兵抗清,与徽州金声等义兵相呼应,一度收复皖南大部。唐王授以池州推官之职,纪监军事。十月,在贵池县泥湾山口阻击清兵,兵败灌口,退至回山,于压气培(今乌鸦培,在大演乡新龙村境内)为清兵俘获,押送府城,十月十七日行至山口施松林,清兵恐引起骚动,就义于池州城外石灰冲,清兵割首而去,《池州府志》载“头入郭门如生,三日不变”。侯方域挽词:“面冷而苍,髯怒以张;言如风发,气夺电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山口二秀才施士端、施士谦感其忠烈,在殉难地捐立碑石,以志纪念。吴应箕...
孔箕
参考文献《孔子文化大典》
李承箕
参考书目黄宗羲,《明儒学案:孝廉李大厓先生承箕》
箕子相关标签
箕子朝鲜君主
人物神
韩国华人
商朝人
开国君主
东亚民间信仰
家族谱大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