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高珩

高珩简介,后代,族谱 -j9九游

高珩(1612年-1697年),字念东,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人。

高全十世孙,高所蕴之次子。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八月二十九日,十四岁应童子试,十五岁补州博士弟子员。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明亡,降李自成,授官县令。

入清后,担任秘书院检讨。历官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吏部侍郎,以事改太常寺少卿,升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终官刑部侍郎。与蒲松龄有交往,蒲松龄曾与高珩、唐梦赉等东游崂山。晚年信佛。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十一月十一日去世。蒲松龄有三首《挽念东高先生》七言律诗悼之。

著有《荒政考略》、《四勉堂笺刻》、《栖云阁诗文集》等。

高珩简介资料
1612 年
1697 年
相关人物
高珩相关文献
管珩
管珩是国际血管学协会会员,担任过该协会组织的第37次国际血管大会的名誉主席。她是亚洲国际血管外科协会会员,在日本召开的亚洲国际血管外科大会上,她是分会场的会议主持人。她还负责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外科学组的筹备工作,是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会组委、《中华外科杂志》编委、卫生部国家药物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及首席专家。如此之多的头衔,可不是轻易被什么人任命的。作为一位血管外科专家,她之所以能够深受国内外同行推崇,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的真才实学,就是她从事基本外科专业42年(其中血管外科18年)的经历和用这42年医疗实践经验而写成的专著,就是她在血管外科上的卓著成就……管珩1941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96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医学系。从医大毕业的前一年,就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实习。和那时的国人一样,她刚刚走上工作...
查看全文
缪珩
缪珩,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现任南医大二附院大内分泌科主任、中心实验室主任和内科教研室主任、南医大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南京市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学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发现》杂志副理事长。专长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治有较深的造诣。承担省厅级课题6项、参加4项。曾参加中日糖尿病交流会议、国际糖尿病联盟举办的糖尿病学术会议大会交流,发表论著50余篇。主编全国高校教材1部,参编专著4部。
查看全文
高珩
参考书目王士禛:《诰授通奉大夫刑部左侍郎念东高公神道碑铭》
王珩
生平生于学术世家,是浙东著名学者王说之子。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考中进士。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任宗正府少卿。宋高宗建炎初年,任京西转运使,任上遇劫寇,头部中刃,遇农舍而避之,情景正如年少时梦到的一样。七十余岁在乡里与顾文、薛朋龟、汪思温、蒋璿等老友结社唱和,世称“四明五老”。享年八十岁。著作《臆说》《经传异同论》《时政更张议》来源
高孝珩
母王氏,高澄的妾室。生平高孝珩爱赏人物,学涉经史,好缀文,有伎艺。曾经于厅事壁自画一苍鹰,看见的人皆以为是真的,又作朝士图,亦为当时之妙绝。当后主高纬自晋州兵败投奔邺时,诏王公议于含光殿。广宁王以大敌既深,事借机变。建议使任城王高湝领幽州道兵入土门,扬声攻打赠州;独孤永业领洛州兵赴潼关,扬声攻打长安;高孝珩本人请领京畿兵出滏口,鼓行逆战。敌军闻南北有兵,自然溃散。又请出宫人珍宝赐将士,但是高纬不能用。幼主高恒即位,以孝珩为太宰。与呼延族、莫多娄敬显、尉相愿同谋,当时是正月五日,广宁王定计于千秋门斩高阿那肱,尉相愿在内以禁兵呼应,呼延族与莫多娄敬显自游豫园勒兵而出。既而高阿那肱从别宅取便路入宫,事败不果。广宁王乃求出师拒西军,谓高阿那肱、韩长鸾、陈德信等云:“朝廷不赐遣击贼,岂不畏孝珩反耶?孝珩破宇文邕,遂至长安,反时何与国家事。以今日之急,犹作如此猜疑。”高、韩恐其生变,调孝珩出为沧州刺史...
高珩相关标签
清朝翰林
1612年出生
清朝吏部侍郎
1697年逝世
清朝刑部侍郎
淄川人
大顺政权县令
高姓
清朝国子监祭酒
崇祯十六年癸未科进士
清朝太常寺少卿
明朝庶吉士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