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朱瞻墉

朱瞻墉简介,后代,族谱 -j9九游

越靖王朱瞻墉(1405年2月9日-1439年8月5日),是明仁宗朱高炽嫡三子,母诚孝昭皇后张氏,明朝第一代亦为唯一一代越王,王妃吴氏,吴昇之女。朱瞻墉在永乐三年正月初十(1405年2月9日)出生,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十一(1424年11月1日)受封越王,建邸衢州府,但他并未就任。

他在位十五年后,于正统四年六月二十六(1439年8月5日)去世,谥号,年三十四岁,没有儿子。王妃吴氏殉葬,赐谥号贞惠。葬白水峪,越国被撤除。

朱瞻墉简介资料
1405年02月09日
1439年08月05日
朱瞻墉相关文献
朱瞻墉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朱瞻垍
梁庄王墓梁庄王墓,据《兴都志》记载,“在兴都城南四十五里城南村瑜灵山”,即今湖北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二组之龙山坡。茔园建筑,除地宫保存完整外,地面建筑已因岁月沧桑荡然无存。200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考古发掘,出土有金、银、玉、宝石、铜、铁、铝、锡、瓷、陶、石、骨角器等共计5300余件,还有梁庄王和梁王妃魏氏的圹志文,其中更发掘出疑似郑和自西洋带回的金器。梁庄王圹志文大明梁庄王妃圹志文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大明梁庄王妃圹志文
朱瞻墡
仁宣时期明仁宗登基以后,即以太子往守南京,大臣们依先例请命亲王及重臣往守,但仁宗不同意,坚持叫皇太子去南京,称监国或称居守,仿仁宗故事。不过,由于仁宗早逝,太子随即北返,此次监国的时间不长。仁宣更替之际,政局动荡的因素一触即发,汉、赵二王蠢蠢欲动。明廷为防意外,封锁仁宗死讯,迅速迎接宣宗北上即位。此时,太后又密令襄王监国,户部尚书夏原吉辅佐。于是南北两京一时有两位监国。大学士杨士奇记载:“仁宗宾天,夏忠靖公受顾命。时宣宗为皇太子,监国南京,中外汹汹,有汉庶人之忧。太后以公东宫旧辅,凡军国事悉命公裁处。公密谋急迎驾还京。驾将至,群臣出迎,太后密命公留佐襄王监国。上见辅臣,首问公安在。蹇少师等莫能对,上不悦。驾至京,召公慰之曰:“近见太后谕所以留卿之意,朕方知之。”这次监国处于秘密状态,为时不长,其权力想必不大,且影响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明廷首次以宗藩监国。后来,襄王又曾居守北京。宣德元年...
朱瞻墺
子朱祁铨:淮康王朱祁镔:鄱阳怀僖王朱祁钺:永丰恭和王圹志大明淮靖王圹志王讳瞻墺,仁宗昭皇帝第七子。母贤妃李氏。永乐七年正月十三日王生之时。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受册封为淮王。宣德四年八月初三日之国广东韶州府。正统元年正月初一日,移国江西之饶州府。正统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以疾薨,享年三十有八。讣闻,上深哀悼,辍视朝三日,遣官致祭,命有司营葬如制,谥曰靖。妃肖氏,南城兵马指挥忠之女。子男三:祁铨,封淮世子;祁镔,封鄱阳王,祁钺,封永丰王。女三人。以正统十二年五月十二日,葬于鄱阳县寒山之原。王赋性忠厚,贤明孝友,著闻宗室。而享年不逮其德,岂非命乎!爰述其概,纳之幽圹,以垂示于永久。
朱瞻堈
参考文献^《明史·诸王列传》:宫有巨蛇自梁垂地,或凭王座。瞻堈大惧,请徙。
朱瞻墉相关标签
明仁宗皇子
1405年出生
明朝越藩国王
1439年逝世
家族谱大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