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代 徐继畬

徐继畬简介,后代,族谱 -j9九游

徐继畬(畬音yú, 1795年-1873年),字松龛,又字健男,号牧田松龛先生,室名退密斋,山西代州五台县人。生于乾隆六十年,卒于同治十二年。中国清朝学者,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纽约时报》称其为“东方伽利略”。

徐继畬著有《瀛寰志略》、《古诗源评注》、《退密斋时文》、《退密斋时文补编》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介绍世界各国风土人情的《瀛寰志略》。他在书中大力推崇西方的政治制度,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由于清朝现实条件约束,虽然他极力推崇西方政治制度,但也为人谨慎。正因如此,尽管他一生中仕途有所坎坷,但也得以善终。同治年间官至太仆寺卿,加二品顶戴,去世于故乡家中。

徐继畬简介资料
著《
(父)徐润第
山西代州
1795 年
山西代州五台县(今忻州)
1873 年
牧田
字松龛,又字健男
相关人物
徐继畬相关文献
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晚清名臣徐继畬简介
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晚清名臣徐继畬简介,徐继畲(shē)(1795年12月4日—1873年3月30日)晚清名臣、学者
故居名胜-徐继畲的故居
故居名胜-徐继畲的故居,徐继畲故居位于五台县东冶镇东街朝元巷。此巷基本保持清代原貌。徐继畲在中进士后例行
查看全文
徐继畬
生平查看详细关系图徐继畬关系图谱徐继畬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出生在山西五台县东冶镇。其父徐润弟是进士出身,徐继畬从小便受到较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曾经师从高鹗等名人。道光六年(1826年),徐继畬考中进士,以朝考第一(朝元)被选为庶吉士,四年后成为翰林院编修,之后不久又成为陕西道监察御史。期间上疏弹劾忻州知州史梦鲛以及保德知州林树云等人,并且上疏提议实行简政,深合道光帝意见,因此道光帝召徐继畬入朝觐见,向他询问各种时事,徐继畬都对答如流,深得皇帝欣赏。据传道光帝读其《政体宜崇简要疏》,“大感动,因召对前席,与谈时事,至为流涕”。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月,他开始担任广西浔州府知府。之后又历任福建延建邵道,署理汀漳龙道。时值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军舰聚集厦门,与漳州近一水之隔。当地百姓都大为惊恐,徐继畬督兵勇昼夜防守漳州,誓与城门共存亡,百姓得以安定下来,徐继畬也得到了较好口碑。道光二十
溥心畬
生平溥心畬为道光帝六子恭亲王奕䜣次孙、郡王衔贝勒载滢次子,生母为侧福晋项氏;出生满五月即蒙恩赐“头品顶戴”。兄溥伟为继嫡福晋赫舍里氏所出;过继给伯父、奕䜣长子载澂为嗣并袭贝勒爵,之后承袭祖父世袭罔替亲王爵位。父载滢为奕䜣次子、慈禧太后养女荣寿固伦公主(奕䜣长女)之弟;过继给叔父、道光帝八子锺郡王奕詥为嗣并袭贝勒爵,后因义和团之乱坐事夺爵归宗。原可承袭父亲爵位的溥心畬,变得一无所有。恢复恭亲王后裔身份的溥心畬,幼年于恭王府学文,在大内培养“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美学造诣,性格内向而好学。光绪帝驾崩前夕,与兄受命入宫甄选皇帝,但未中选。1910年入贵胄法政学堂学习,后法政学堂并入北京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1927年曾赴日讲学,任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教授。家庭正妻:罗清媛,多罗特氏,为清末陕甘总督升允之女,善绘画。和溥心畬在青岛结婚。1924年、1925年先后生子毓岦、毓岑。1947年8月23日...
西社续氏与东冶徐继畲
西社续氏先祖于明永乐年间,由洪洞移民来到崞县(今定襄县)同川路南口西崖头上,终乃定居。古名西坡头,又名西社村。村子依山傍水,是同川地区的南北交通要地,同川一带的水果,就是经这里而到宏道再发往各地.清朝年间,由于社会比较安定,续氏族人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和勤劳奋进,促进了该村经济和文化发展、形成了文风昌盛的好村庄。从乾隆年间修建的续氏宗祠考证,续氏三世祖本还,六世之琰,就有了官职,使续氏成为雁门望族。乾隆年间,九世祖续昶(1732—1804)自幼学儒兼攻医学.敦大义、尚涵养,中庠生后率族众建宗祠纂家谱,讲学农田、振家风。有幼女适五台望族徐润第(1760-1827),35岁时生徐继畬。徐继畬(1795—1873)字健男,号松龛,为西社续氏外孙。据传徐继畬出生时,母亲续氏太夫人梦人赠盆植小松,置佛座前。后先师谭兰楣为其命别号"松龛",可见此号有来历。徐继畬六岁时随母亲续氏夫人读书识字,七岁又随母...
查看全文
徐继畬相关标签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徐姓
清朝延建邵道
清朝广东盐运使
清朝太仆寺少卿
1873年逝世
清朝福建巡抚
清朝汀漳龙道
五台人
清朝浔州府知府
清朝地理学家
1795年出生
清朝庶吉士
清朝广东按察使
清朝翰林院编修
清朝广西巡抚
清朝闽浙总督
清朝太仆寺卿
道光六年丙戌科进士
清朝福建布政使
地理学家
政府人物
专家学者
地理学家
家族谱大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