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战争战役 -j9九游

安史之乱,是唐朝边境大将安禄山与史思明,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为了夺取皇位,而发动的内战,直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才被平定。开启了唐代藩镇割据的局面,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由于反唐战争的发起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由于内战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又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简介资料
中国北方
唐朝由盛转衰
755年12月16日 - 763年02月17日
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
唐朝获胜,但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安禄山、史思明
相关人物
安史之乱相关文献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安禄山出身于营州杂胡。他因为残酷地镇压奚、契丹人,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先后出任平
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是怎样失陷的?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是怎样失陷的?安史之乱简介,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意图突破这两个重镇而直
安史之乱历时多少年?安史之乱是怎样被平底的?
安史之乱历时多少年?安史之乱是怎样被平底的?,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
安史之乱简介安史之乱是哪个皇帝在位发生的?
安史之乱简介安史之乱是哪个皇帝在位发生的?,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756年-762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757年)
安史之乱
背景安史之乱前的唐朝疆域唐朝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后,国势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状态,属史无前例的盛世。但盛世之下,危机四伏。首先在初唐之时,节度使仅负军事之责,而且人选都为德高望重之臣,并有不久任、不遥任、不兼任之原则。但经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屡次开疆拓土,先后讨平东、西突厥、高句丽等,使初唐时期建立一个很辽阔的边境。中央朝廷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便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在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节度使等职而兼管豁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令原为地方长官之州刺史变为其部属。据《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军事与行政的统合使得节度使因而雄
安史之乱相关标签
清君侧
750年代中国
8世纪中国战争
安史之乱
760年代中国
全战争allwar
家族谱大览
网站地图